迟到的情书 那些弥久深刻的岁月

何清然收。
她看着信件上的“何清然”三个字突然有了一种恍然若隔世的感觉。
在这个电子邮件就能秒送达至另一半球的时代,一封手写书信弥足珍贵。
手指轻轻牛皮信封粗糙,在心头轻轻刮过了那么一下,泛起一丝涟漪。
寄信人的那一栏被填上了几个字母,Simon。
也许是情书?她失笑着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信封,摸到了信封里那张白色信纸,霎时一片柔软袭上。抽出信纸,她看见了对方利落的钢笔字迹,笔锋都透着干净。
“致何清然。”
“你好吗?”
1
原以为这件事就此终止,直到几天之后,何清然收到了第二封来信。
“致何清然。”
“我回了一中,学校门口原先那家烧烤摊竟然还在营业,老板夫妇和好多年前一样,并没有太大变化,好像自认为长大成熟的,也就只有我们这批人一样。
“你以前很喜欢的那家文具店换了店主,新店主也会进很多杂志,但我却没找到你以前最爱看的那本。”
指尖开始不住地颤抖,遗失在角落的冗杂青春在过了这么些年之后,摇身变得如此熠熠生辉,在心口留下一道灼人的痕迹。
她匆匆披上外套下楼,在附近的文具店里挑挑拣拣,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的信纸。
回到家做到书桌前,那支尘封已久的派克钢笔,跨越几年时间又回到了手里。拧开笔尖,吸墨、擦净,她犹豫了片刻,才在抬头写上了Simon。
“Simon先生你好。我曾在一中就读过两年,高三时因为家庭事务转学到了外地,所以收到你的来信感到非常意外。如果可以,方便透露一下姓名吗?”
信件毫无疑问地石沉大海。
本应该是必然结果,可真正落到身上时,又觉得是怅然了。
突如其来的信件只是短暂地出现了那么一下,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退出生活,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尴尬狼狈的结局,成年人惯用伎俩。
生活庸庸碌碌过了一个月。
电脑桌面上的邮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小小的红点。
何清然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以前一中校园里金银木上的红果,八月开始落地,倘若它运气好些,兴许还能落到某个人的肩上,留下一片斑驳的红。
第一次理解到何谓“死而无憾”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,倒有些令人哑然了。
她点开电子邮箱,未读邮件的最上方,看见是一个熟悉用户的来件,一时间竟然有些失落。
“这周六有时间一起用晚餐吗?”
对方是工作上认识的男人,名叫许之行,年龄大约三十岁,事业有成,气质儒雅随和。
他从没有隐藏过自己对何清然的好感。首先是鲜花,然后又是各式各样的昂贵服饰,礼盒上的LOGO同他人一样低调大气。
同事总说何清然幸运,她却不以为然。每每看到那些进口玫瑰与奢侈品,总感觉无形之中一座大山压在身上,令人感到疲惫。
诚然,他是个体贴的人,不过到底是做了太久国王,说话总是带着一丝领导者不容置疑的语气,这让何清然总是顶着压力同他交谈。
直到他们聊到了初恋。
何清然那天喝了一点酒,胆子异常大。她絮絮叨叨说了好些关于她高中暗恋对象的事情,也根本不管听者是否会感到无聊。
原以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到此为止,只是没想到,自那之后,她和他竟然意外成为了朋友。
想到这里,何清然动了动手指,却没有勇气拒绝,最终只能简简单单地回复一句——好,周六见。
她望向窗外,想起高一那年,有个少年路过一片葳蕤的春色,身后的几个少女雀跃地叫着他的名字,“祁泽。”
后来何清然也不是没有谈过恋爱,只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。她总尝试着在别人身上寻找他的影子,可终究不是他。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她会轻描淡写地提出分手,然后又急着轰轰烈烈投入下一段感情。直到了最后,当她已经没了精力去应付这样的关系,才终于愿意一个人装作岁月静好,偷偷在心底悲壮地承认——我放不下。
-
接受现实,热爱生活,感受生活的美
热爱生活,要感受生活的美,在生活中,我们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来来往往,也许我们爱的人离开了,或者我们讨厌的人出现了... 然而,很多时候,其实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。...
-
迟到的情书 那些弥久深刻的岁月
何清然抬手轻轻捂住嘴,那些漫长而深刻的岁月,此刻被他的话语拾起,一张照片用纸带粘在信纸的背面,那是十六岁的何清然,那时候的她还没有褪去青春的昂扬色彩,夜空下的笑容...
-
关于父亲母亲的故事
关于父亲母亲的故事,作为一个农村三代同堂的家庭,苏对的认知只停留在前三代,而后略有上升。他不清楚,没有记忆。他家,有没有能说出来的祖宗,他不知道。 只是断断续续的。...